区域一体化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原载《区域与城市经济》2023年第8期
郭 艺 曾 刚 魏文栋 万媛媛 王胜鹏
摘 要:基于2008-2020年中国104个地级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区域一体化政策构造准自然实验,检验区域一体化政策对规划范围内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区域一体化政策可以显著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且随着区域一体化合作的不断推进,促进效应逐渐增强。区域一体化的促进效应对规划周边的资源型城市影响较小,说明空间上地理邻近但不在规划范围内的城市应主动融入一体化发展,以承接中心城市扩散。此外,促进效应会受到城市群规划、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交通禀赋的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区域一体化政策通过统筹规划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分工协作对资源型城市产业升级产生直接影响,并通过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和环境规制强度对产业升级产生间接影响。研究结论丰富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相关文献,为新时期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等。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是中国构建高质量协调发展格局的难点,该类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对资源型产业的长期依赖造成地区资源配置扭曲和产业结构刚性,同时也抑制了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有研究已证实,产业结构单一是资源型城市陷人困境的最主要原因。然而,从根本上摆脱“资源诅咒”带来的经济增长陷阱,需要人才、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不断汇聚,形成产业多元支撑的结构格局。区域一体化是我国推动区城协调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其目的在于打破区域间行政壁垒,使各种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提升经济效率。但与此同时,区域一体化还有可能扩大地区间的经济差距。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认为,要素流动成本的降低可能会进一步形成集聚和不平等的发展态势。党的十八大以来,长三角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区域规划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中国行政区经济向一体化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区域一体化如何影响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是呕需研究的一个现实问题。
国内外学者高度重视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问题。1930年加拿大著名地理学家innis对资源型城市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并采用“飓风”一词形容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严重问题auty 提出了“资源诅咒”的概念,即地区自然资源京赋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丰裕的自然资源没有成为地区发展的有利条件,反而使其工业化程度较低,要素配置扭曲。随后大量研究对“资源诅咒”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并证实该现象广泛存在于国家或地区中。国内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研究集中在转型效果评价、转型困境转型模式以及对策等方面。其中探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研究逐渐增多,如杨丹辉等!“研究认为,要加快产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推动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融合发展;曾刚等的研究表明,生态创新能够显著提升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李虹等认为可将环境规制作为倒逼机制来推进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发展。此外,政府调控、数字金融、交通京赋和人力资本等因素也是影响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
区域一体化的经济社会效应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学者们普遍认为区域一体化在缩短区域间时空距离、推动技术合作、优化要素配置和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区域一体化能否促进区域内城市共同发展仍存在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区域一体化有利于中心地区的经济增长,并通过带动外围城市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但也有学者认为外围城市具有典型的路径依赖与锁定效应特征,区域一体化会进一步使得外围城市的资本和劳动力向中心城市积聚,造成区域的不平衡发展。有关区域一体化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影响的研究方面,张文忠等总结了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模式,其中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主要是发挥资源型城市的区位和交通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邻近中心城市或城市群的优势;陈宏胜等以唐山市为案例,研究发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唐山市延续既有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多元化的进程缓慢。
从已有文献中可以看出,现有研究重视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但是在国家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较少有文献关注到区域一体化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影响问题,且多以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或区域为案例,缺乏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鉴于此,本文基于2008-2020年中国104个地级资源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产业结构层次指数刻画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时空格局演变,并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区域一体化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可以为新时期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1研究区概况和机制分析
1.1研究区概况
梳理和总结相关的规划政策,区域一体化规划多从体制机制、产业协同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生态环境共建共治等方面对地区协同发展提出具体的发展目标。根据“十三五”规划,中国将建设19个城市群,其中处于第一梯队和优先建设的有5个城市群,分别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五大城市群都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较为完善的城市结构体系,但考虑到珠三角城市群范围内没有资源型城市,因此本研究重点关注其他4个城市群(表1)。长三角、京津冀成渝和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范围内共有30个地级资源型城市,占中国地级资源型城市总数的23.4%。
1.2机制分析
基于相关的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本文认为区域一体化政策通过产业相关政策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产生直接影响.并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效应和环境规制效应间接影响地区产业升级。
①统筹规划产业布局,推动区域内城市间产业对接合作是区域一体化政策的重要内容。《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制定实施长三角制造业协同发展规划,强化区域优势产业协作,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促进城市群产业分工与协作,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整合发展产业园区。在区域一体化战略框架下,顶层设计和协调部署有利于引导资源型城市的产业选择和发展,减少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促进地区产业结构转型。此外,区城一体化促进了跨区城产业链的集群化发展,资源型城市可以依据自身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通过产业链深度对接,带动地区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
②技术创新效应。《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实施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鼓励科技人才在区域内自主流动、择业创业。《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围绕强化协同创新支撑,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整合区城创新资源3个方面进行了任务部署。上述具体措施推动了科创服务平台等载体的建设,促进了地区间的沟通交流与互相学习,加速了创新成果在一体化区域间扩散。区域一体化政策的实施为资源型城市提供了创新基础,有助于其在区域一体化范围内通过学习效应和模仿效应为传统产业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技术来源。此外,区域一体化提高了资源型城市的开放程度,竞争效应强化了地区间在研发和创新上的相互竞争,推动了资源型城市技术水平的提升。而技术创新一直被认为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动力,许树辉等研究表明,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障碍是缺乏技术创新。
③环境规制效应。通常来说,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环境规制政策较为宽松,可能面临中心城市污染转移的威胁,从而成为高污染企业的污染避难所。如崔建鑫等探究了长三角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的特征,证实了长三角地区污染企业从中心城市向外围城市转移,仇方道等研究发现江苏省内污染密集型产业由苏南向苏北地区转移。但是,随着区域一体化政策的深入推进,区城内城市间的环境政策和环保标准将趋于一致。chen等对欧盟一体化的研究发现,加入欧盟后的国家的环境质量明显好于加入欧盟前的环境质量,并将其归因于成员国间环境规制逐渐统一或接近。《长江二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联合发布统一的区域环境治理政策法规及标准规范,提升区域污染防治的科学化、精细化、一体化水平《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强城市群环境污染联防联治,逐步统一城市群工业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标准,形成环境保护部门统一监管。对资源型城市而言,环境标准的提高和环境监管的加强,一方面会淘汰、清退各种落后产能和传统粗放型企业,或者倒逼其进行技术革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另一方面,地区间开展环境污染的协同治理,环境政策趋同形成的“绿色壁垒”会增加高污染产业的生产成本,避免其向资源型城市转移,从而降低地区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的比例,同时有利于资源型城市内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转向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实现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2模型,变量与数据
2.1计量模型构建
为有效评估区域一体化政策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本文采用双重差分(difference-in-difference,did)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核心思路是,根据区城一体化规划范围内的城市名单将资源型城市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然后比较政策实施前的城市、实施后的城市与未实施政策的城市之间的差异,通过“差分中差分”得到区域一体化政策实施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所带来的真实影响。具体模型如下:
(1)式中:表示i城市t年份的产业结构升级水平;表示i城市在t年是否为位于区域一体化的规划范围内;表示控制变量;和分别表示城市和时间固定效应;表示随机扰动项。是本文的核心估计参数,其反映了区域一体化政策影响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净效应。
2.2变量选取
①被解释变量。本文借鉴李虹、宋洋等的做法,从产业的递进演变视角出发,采用三次产业占gdp 比重的加权求和来衡量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水平。具体计算公式为:
(2)式中:表示在年份t,城市i第m 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
②核心解释变量。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为区域一体化政策实施的虚拟变量 policy”。如果城市在第t年被区域一体化规划所覆盖则取值为 1反之则为0。本文根据区域一体化规划范围内的城市名单,结合区域一体化政策颁布的时间先后统一赋值。其中,由于2019 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颁布的时间较短,政策实施之后的样本量不足.因此根据双重差分模型对数据的需求本文把2015和2016年出台的区域一体化规划内的资源型城市作为实验组,并将 2019 年长三角规划中的徐州、宿迁、淮南、淮北和宿州市从对照组中删除,以满足准自然实验的逻辑要求。
③控制变量。参考相关研究,本文选取与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水平密切相关的控制变量。变量说明如下:资源禀赋特征以采矿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例衡量;经济发展水平以城市人均gdp的自然对数表征:人口密度采用单位土地面积常住人数的自然对数表示;政府干预采用地方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表征;基础设施水平采用道路面积占行政区面积的比例表示;信息化水平采用每万人互联网用户数的自然对数衡量;科研支出水平利用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支出的自然对数来度量。
2.3 数据来源
本文以2008-2020年中国104个地级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相关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ceic经济数据库(in-sights.ceicdata.com),城市层面的专利数据来源于cnrds数据库(chinese research data services plat-form),各资源型城市的政府工作报告通过手工搜集和整理获得,并基于python 软件对城市政府工作报告进行文本统计与分析。针对部分年份和地区数据的缺失,本文根据已有年份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同时剔除了个别数据严重缺失的城市(比如武威市、陇南市等),最终获得的平衡面板数据包含1352个观测值。
3结果分析
3.1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时空格局
根据式(2)计算得到2008一2020 年 104 个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指数,并使用arcgis软件分别对2008、2016和2020 年的产业结构升级指数进行空间可视化。
如图1所示,在研究期间内,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指数有明显提升,但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2008年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指数总体偏低,其中59 个城市的指数集中在1.90~2.20之间,主要位于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区域一体化范围内的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指数也较低,均小于2.30,其中达州、南充宜春、雅安、鄂州和娄底市等14个城市的指数小于2.20,占规划范围内资源型城市总数的 56.0 20年,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整体升级效果明显指数均值达到2.33,仅云南省和黑龙江省内的保山、伊春、鸡西、黑河和双鸭山市的指数小于2.20。区域一体化规划范围内资源型城市指数在2020年均超过 2.20,要集中在 2.30~250之间,占区域规划内总数的76.0%。从增长速度来看,2008—2020年期间多数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指数有明显提升。增长幅度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宜春、濮阳、达州衡阳、南阳和白山市,其中衡阳宜春和达州市位于区域一体化规划所覆盖的范围内;而增长幅度排名靠后的城市主要位于内蒙古和黑龙江,其中双鸭山、伊春等市的指数甚至出现下降,产业结构升级效果较差。
图一 2008、2016和2020年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指数
3.2区域一体化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
3.2.1 基准结果
为了检验区域一体化是否影响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本文对式(1)模型进行估计,结果见表2。列(1)~(3)中分别加入了城市和时间固定效应以及控制变量,结果显示policy的系数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区域一体化政策实施后,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指数明显提升。如前文所述,2015年以来推动和实施的区域一体化政策,在降低区域间行政壁垒的同时,有利于推动区域一体化范围内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3.2.2平行检验
在使用did方法考察区域一体化和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因果关系时,核心前提假定是平行趋势假设。为了检验这一假设,本文依照事件分析法的思路,构建如下计量模型:
(3)式中:是虚拟变量,表示区域一体化政策实施前后的第k年,k的取值区间为﹛1-7,-6,-5,…,0,1,…5﹜,其中负值表示区域一体化政策实施前,正值表示政策实施后,其余变量的含义与式(1)相同图2展示了系数的估计值及95%
置信区间。结果显示,政策实施前policy的系数均不显著且数值接近0,这说明在区域一体化政策实施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水平无明显差异,平行趋势假设得到检验。此外,policy 的估计系数从政策实施的第2年开始显著为正并不断提升,表明区域一体化政策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但随着区域一体化合作的不断深入,其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应逐渐增强。
3.2.3安剂检验
为了进一步排除其他政策和随机因素对研究结论的影响,本文通过随机抽选实验组城市和政策冲击年份来进行安慰剂检验。具体地,从样本城市中随机选取25个城市作为实验组,同时在2008-2020年之间随机抽取政策实施年份生成虚拟变量newpolicy,然后使用式(1)进行估计,并将该过程重复500次从而获得nepolicy 系数的核密度及其p值分布情况。根据图3可知,基于随机样本估计得到的系数在0附近对称分布,且p值大多高于0.1而基准回归中的估计系数显著差异于nerpolicy的系数均值,这说明区域一体化政策有利于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结果并不是由其他不可观测因素导致的。
3.2.4 其他稳健性检验
本文还从以下四方面进一步进行稳健性检验: ①倾向得分匹配一双重差分法。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一双重差分(psm-did)法降低实验组和对照组城市样本之间特征差异带来的影响。本文基于匹配成功后不存在显著差异的样本,重新利用did 模型检验区域一体化政策的净效应。②更换被解释变量。在现有研究中,产业产值比重也是衡量产业结构升级情况的常用指标。因此本文将第三产业产值与一产二产总产值的比例作为替换变量引人模型中,并重新回归。③剔除部分试点城市样本考虑到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和较大的城市更可能成为特定政策的受益者,使用包含这些城市的样本可能对估计结果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在剔除了上述城市样本后重新进行回归。④排除潜在异常值采用winsorize 方法对变量进行缩尾处理。稳健性检验结果均表明本文基准回归结果是稳健的。
3.2.5区域一体化政策的溢出效应分析
根据区域一体化规划范围周围城市的地理空间分布,可以发现还有一些靠近区域一体化核心城市的资源型城市没有加人城市群。那么,区域一体化政策的实施效果是否具有溢出效应,能否对一体化规划周边的资源型城市产业升级产生影响?本部分从地理区位视角出发,分别以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上海、北京、武汉、重庆和成都为核心,采用arc-gis 软件选取周边有着类似地理位置但不在区域一体化规划范围内的资源型城市作为实验组,并重新回归。表3的结果显示,policy 的系数不显著,说明区域一体化政策对规划范围之外的资源型城市影响较小,也进一步说明规划的外围城市应主动融入一体化发展,才能更好地获得中心城市的辐射、扩散效应。
3.2.6异质性分析
①城市群的异质性。本文将样本中实验组城市按照城市群(长三角、京津冀、成渝和长江中游城市群)进行分类,并分别进行回归。根据表4的回归结果,在长三角地区,区域一体化发展显著推动了资源型城市产业升级。在长江中游和成渝地区区域一体化的政策效应更强。可能的解释是,长三角是我国经济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其资源型城市具有良好的工业和市场基础。与长三角地区不同位于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型城市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产业结构相对落后,因而其转型发展的空间更大,国家层面区域一体化政策的实施给其带来了重大的机遇。此外,在京津冀地区,区域一体化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不显著。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京津冀地区的北京和天津集聚了大量要素资源,京津之间联系非常紧密,但与其他城市的联系较弱,缺乏有效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已有研究发现河北各城市的发展始终缓慢,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相比,京津冀地区的内部联系较弱,协同发展的空间格局仍然有待优化。本文的实证结果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结论。
②经济发展水平的异质性。本文根据各资源型城市的人均gdp,将经济发展水平排名前 1/2和后 1/2 的城市分为较高经济发展水平和较低经济发展水平两类,并重新回归。估计结果见表5列(1)和列(2)。可以看出,policy的系数均显著为正,但在较高经济发展水平的资源型城市样本下,其系数值明显小于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这说明区域一体化政策对于较低经济水平资源型城市的政策效果更大。可能原因在于,经济水平较低的城市具有后发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区域一体化政策的实施为其与中心城市开展深入合作提供了机遇,且区域一体化的核心目标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相应的政策和资源也会向欠发达地区倾斜,从而有利于充分挖摇当地的产业潜能,推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③交通察赋的异质性。本文分别根据各资源型城市的公路货运量和公路客运量,将样本划分为较高交通察赋组和较低交通禀赋组。表5列(3)~(6)的结果显示在较高交通真赋的资源型城市样本下,policy的系数均显著为正,而较低交通禀赋组的系数不显著,这说明资源型城市的交通察赋越高,越有利于区域一体化政策有效性的发挥。可能原因在于:高交通京赋意味着城市的区位优势更明显。在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其更易融入中心城市的产业分工体系,可以与更多的城市发生联动效应,改善城市的经济发展环境,进而吸引更多的经济要素流入,带动地区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
3.27机制分析
上文已证明区域一体化政策实施可以有效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本部分进一步探究区域一体化政策效应的内在机制。一是在技术创新方面,本文利用专利申请量(patent_ap)、人均专利申请量(apatent_ap)专利授权量(patent_au)、人均专利授权量(apatent_au)衡量地区技术创新活动的数量和质量。基于式(1),依次以上述变量为被解释变量,回归结果见表6。表6列(1)~(4)汇报的结果基本一致,区域一体化政策提高了技术创新水平。而创新能力提升是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为当地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内在动力。二是在环境治理方面,借鉴陈诗一等的做法,本文使用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与环境相关词汇的频数占比作为地区环境规制强度(areg)的代理变量。具体地,选取环境保护、低碳、减排、能耗等作为环境词汇,然后统计政府工作报告中上述词汇出现的频次,进一步计算得到各城市不同年份的环境相关词汇出现频数占全文词频总数的比重。另外,本文还选取污染物排放综合指数(breg)来衡量地区环境规制强度。表6列(5)和(6)汇报的结果显示,policy的估计系数均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为正,说明区域一体化政策实施后,规划范围内的资源型城市的环境规制强度明显增加,有利于推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4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分析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时空演变特征,并进一步采用多期did模型实证检验了区域一体化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①研究期内,中国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指数有明显提升,但存在空间差异,区域一体化范围内的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情况较好。②区域一体化政策可以显著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且随着区域一体化合作的不断推进,促进效应逐渐增强。③区域一体化的促进效应对规划周边的资源型城市影响较小,说明空间上地理邻近但不在规划范围内的城市应主动融入一体化发展,以承接中心城市扩散。④异质性分析发现,区域一体化政策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应会受到城市群规划、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京赋的影响。⑤机制分析发现,区域一体化政策通过统筹规划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分工协作对资源型城市产业升级产生直接影响,并可能通过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和环境规制强度对产业升级产生间接影响。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①继续深人推进区域一体化政策,加快建立科学完善、布局明确的区域性统一规划及相应的制度保障。结合现有政策试点和区域规划的经验,适当扩大区域一体化政策实施范围,重点围绕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等展开分工协作,有效形成区域联动。②区域一体化范围内的资源型城市需精准把握国家战略发展机遇,积极融入和参与区域一体化建设。在充分研究区域一体化对其转型升级影响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产业特色和优势,有选择、有计划地承接中心城市的功能外溢和产业转移,推动优势传统产业链延伸和拓展,加快壮大新兴接替产业。此外,应借助区域一体化创新资源集群优势,开展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加强新技术的高效产出和转化应用。③在区域一体化规划范围外的资源型城市应消除“行政区经济”现象,探索与邻近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建立“发展联盟”,发展飞地经济。从交通基础设施、运输服务、运营管理等方面,构建综合交通规划体系,重点建设与区域中心城市之间的高铁或高速公路,从而通过协同发展、融合发展推动地区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