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摘编】突破难点 系统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九游会体育官网登录

发布时间:2023-06-09 10:03|栏目: 新型工业 |浏览次数:

来源:经济日报 2019-04-02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   黄汉权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有高质量的制造业作为支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列为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怎样理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当前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如何,下一步发展的着力点又是哪些?为了更好地解答这些问题,我们约请相关机构的专家学者对此进行深入阐述。 —— 编 者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实体经济的主体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近年来,受成本快速上升、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制造业发展困难加大,加快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能否打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这场硬仗,事关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西方经济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没有专门的定义,与之相近的概念为经济发展质量,这是相对增长速度而言的。从狭义看,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以理解为高效率发展,即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从广义看,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发展质量、效率等因素,而且涵盖动力、区域、生态、开放、民生等方面,是“三大变革”和“新发展理念”的融合,既要通过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又要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

  就制造业而言,高质量发展应具有以下特征。从质量维度看,要求产品和服务供给体系与需求结构有效匹配,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从效率维度看,要求投入产出比高,以尽可能低的资源要素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从动力维度看,要求增长动力从依靠要素驱动转向依靠创新驱动;从区域维度看,要求形成彰显优势、协调发展的城乡区域格局;从生态维度看,要求构建绿色生产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从开放维度看,要求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引领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水平;从共享维度看,要求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合作密切、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制造业发展的五大支撑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增长,我国制造业具备了高质量发展需要的五大支撑条件。

  一是制造基础雄厚。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有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世界第一。我国制造业门类齐全、体系完整,具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举的全部工业门类。同时,我国还拥有众多工业制成品产业链配套完整的优势,形成了一批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集群。

  二是创新能力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加大研发投入,2018年全社会r&d经费约1.94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15%;搭建了以国家科学中心、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为引领的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设立了一批高质量的“双创”基地,培育壮大了一批高科技企业,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正在由“跟跑者”变为“并跑者”,甚至在部分领域成为“领跑者”。

  三是市场规模庞大。2018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8万亿元,而且这个市场每年保持较快增长。同时,我国中等收入群体人口已经超过4亿人,其不断升级的中高端消费需求将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

  四是制度框架基本形成。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关于深化“互联网 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等,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和政策保障。

  五是全社会普遍共识。目前,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企业到社会各界,都充分认识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亟需突破的几大痛点难点

  虽然我国制造业发展具备良好条件和重要支撑,但上述重要支撑并不能自动转化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充分条件。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仍需要找准痛点难点对症下药,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一是制造企业发展信心不足。近年来,受成本上升、融资难融资贵等因素叠加影响,我国制造业经营困难,发展信心不足。

  二是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不足。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关键设备制造能力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当前,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存在高性能芯片高度依赖进口、高端数控机床供给不足、工业软件缺乏自主研发、关键基础零部件性能质量欠缺等明显短板和突出瓶颈。有关研究显示,我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高技术领域对外依赖度高的“卡脖子”技术还比较多。

  三是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水平。从供应链和价值链看,我国制造业大部分以“代工生产”模式嵌入全球供应链体系。即使是高技术产业,我国也主要以加工贸易方式参与全球分工,通过进口技术含量高的芯片、制造设备、关键部件等,然后加工组装为成品出口,自身并不拥有研发设计能力,也不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营销渠道和品牌。由此导致我国制造业总体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产业附加值不高。

  四是低端产品过剩和中高端产品不足并存。一方面,受长期积累的低水平投资、过度扩张的影响,我国制造业中低端产能严重过剩;另一方面,受技术和人才制约,拥有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满足不了国内消费升级的需要。可以说,我国制造企业在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五是关键要素支撑能力不强。在科技创新方面,我国基础研究薄弱,原始性创新不足。2017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研发经费超过1.2万亿元,但基础研究经费仅占0.2%左右,远低于美欧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在金融供给方面,金融对制造业支持不足。在人力资本方面,中高端人才从事制造业意愿不足。这些关键要素对制造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强,亟待大力提升。

  此外,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思潮泛滥,影响凸显,也是制造业发展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如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推动制造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升级的适应性。

  第一,着力发展壮大制造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与前提。目前,我国制造业发展还面临成本高企、信心不足等问题。当务之急要加大制造业减税降费降成本力度,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提振制造业企业发展信心。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下硬功夫打造好发展软环境。这些都有利于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推动制造业做大做强。

  第二,提高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制造业是科技创新的主阵地。一方面,要加大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从源头提高创新成果质量,特别是大力开展基础性、原创性技术研发,努力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对接近“临门一脚”的核心技术加速攻关,对“踢过中场”的核心技术集中资源形成合力,对“已经发球”的核心技术积极有序推进;另一方面,要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建立健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广渠道和扩散机制,确保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用得起、用得好”,以新技术引领各行业各领域高质量发展。

  第三,引导人才向制造业汇聚。高素质人才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四类人才对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一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开拓精神的企业家,二是拥有stem专业背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科技人才和工程师,三是拥有跨学科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四是掌握先进制造工艺和技术的产业工人和劳动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健全制造业人才保障机制,通过大国工匠培育、制造业职工技能培训和科技人员持股激励等措施,夯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

  第四,畅通金融“活水”流入制造业的渠道。重点是修好三条“导流渠”,打通资金流向制造业的梗阻。一是优化金融体系供给结构,积极发展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为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提供便捷可及的融资渠道。二是完善资本市场,加快推出科创板,同时培育发展包括种子基金、天使投资在内的多元化创业投资主体。三是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支撑金融机构开发针对高技术制造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信贷模式创新,提高融资风险容忍度。

  第五,加强产权、标准、品牌、征信等软环境建设。加大财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给企业家和创新者吃下定心丸。对标发达国家建立高水平的产品和服务标准体系,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强企业征信体系建设,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大力营造诚信经营、追求卓越的制造文化。

  第六,在开放合作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引进来”和全方位“走出去”并举,统筹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重点,搭建高水平引资引技引智对外开放平台,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在开放合作中不断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此外,还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引领,支持高铁、电力装备、石化、汽车等行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鼓励家电、机械、轻纺等企业“走出去”,建立全球化生产体系和跨国供应链,带动国内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并倒逼国内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九游会体育官网登录 copyright © 2002-2024 晋城市产业促进协会 九游会体育官网登录的版权所有
电话:0356-2197670 地址:山西省晋城市太行南路208号百纺公司三楼 备案号:
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