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业现代化要求看中国工业发展
原载《中国发展观察》2024第2-3期 作者:戴 慧
内容提要:
工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夯实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物质基础具有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本文从工业现代化的内涵和要求出发,分析了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并围绕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工业现代化目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1952 年到2022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名义年均增长12.3%。1978 年以来,工业增加值名义和实际年均增速分别为13.3%、10.1%。我国制造业在规模上已连续多年居全球第一位,且覆盖了联合国产业分类中的全部工业门类。制造实力逐渐提升,在钢铁、水泥、玻璃生产中产能占世界总量的比重近一半,电视、电脑生产产能占世界的比重分别约为70%、90%。但要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目标,我国工业发展仍面临一系列挑战。本文从回顾工业现代化的内涵开始,分析中国工业发展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初步建议。
工业现代化的内涵与要求
要理解工业现代化的内涵,必须先理解现代化概念的内涵,然后再分析工业现代化的内涵和要求。
(一)关于现代化的理论和中国式现代化
有关现代化概念的学术理论不少,从经济、政治、社会多角度诠释了现代化的内涵。例如,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认为,现代化过程就是不断减少传统农业部门重要性、建成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又如,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认为,起飞阶段后一国经济向现代过渡就是现代化过程。再如,阿尔蒙德的政治发展理论认为,现代化过程是政治系统的五项功能(提取、规制、分配、象征、回应)分化和加强的过程。再如,社会学家帕森斯的系统功能理论,认为现代化过程是整个社会分化为子系统和社会总体适应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已经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战略安排和目标。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第一步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步是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工业现代化的内涵和要求
一些学术研究早已从多角度分析了工业现代化的要求。陈佳贵(2003)从工业增长效率、工业结构、工业环境三方面定义了工业现代化实现的标志,并选取了对应指标构造工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该文认为一国工业总体实现了由高速增长到长期稳定增长的转变、工业结构高级化、形成绿色工业生产体系是实现工业现代化的标志。史丹(2019)认为,工业发展质量是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的核心,其内涵有产品质量、需求满足程度、经济效益、环境影响等方面,应通过推进技术创新、促进结构优化、坚持高水平开放等来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在《工业发展报告2022》中指出,疫情后的工业发展有三大趋势,数字化、生产再平衡和绿色化,各国在制定恢复战略时需要考虑这些趋势,疫情后的工业恢复必须是绿色的、包容的、追求更可持续的安全发展途径。巴里·诺顿在其《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一书中提到,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工业快速发展受益于产业制度的变化,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包括国企改革); 而今天,创建灵活高效的公司,是走向高水平市场经济和更富生产力与更开放的国际竞争的前提条件。他还分析到,中国工业化经历了2 0 世纪7 0 年代的苏式“ 超越型”工业化实践和20世纪80年代的“补偿性”工业化实践(发展劳动密集型轻工业),而1995年后传统轻工业占工业份额急剧下降,新型高技术产业产出迅猛增加, 出现了产业深化现象;并指出中国未来工业发展仍需要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发展、金融稳定和开放合作等。
综上研究,本文从学理层面界定工业现代化的内涵,包括工业高质量发展、高科技产业发达、工业数字化和绿色化以及包含中小企业良好发展的包容性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章节下,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具体内容包括: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等等。从内容看,这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目标和措施大部分针对工业领域,但也考虑到交通等第三产业。可以将上述内容部分理解为工业现代化建设的措施。
回顾此前党的文献中关于工业发展的表述,有一脉相承之意。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化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明确“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同时强调, 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工业现代化目标要求下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尽管我国工业已经取得了巨大发展,但是要达到工业现代化目标,仍然面临多重挑战。
(一)劳动力和土地等资源要素成本提高导致比较优势变化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造成的劳动年龄人口逐渐减少和人均土地资源较少等因素使得我国劳动力和土地成本提高,影响了我国的低成本比较优势。过去,我国依靠低成本优势发展外贸、实现大部分消费品自给,强劲地带动了工业部门的发展。但近年来,越南等一些低成本优势明显的新兴国家开始承接发达国家的进口需求。受成本压力的影响,我国部分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出现外迁现象。发达国家的近岸外包、友岸外包兴起也使得部分供应链转移。我国制造业未来必须寻找和培养其他优势,资金密集型行业已经有所发展,技术优势仍有待培养。
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出发,我国应该构建技术优势和更多具有技术优势的产品以取得进入国际和国内市场的技术垄断利润,推动企业发展壮大。就现阶段来看,与劳动力成本适中、资金富集优势相融合,形成综合优势,是未来我国工业持续发展之道。但从发达国家过去的发展经验看,这需要多方面持之以恒的努力。
(二)技术瓶颈对高端工业发展的制约
尽管多年来,我国科技投入和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但一些行业技术瓶颈仍然存在。2022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达30782.9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2.5%,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距离。2021 年,oecd国家平均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为2.72%, 美国、日本、韩国、瑞士分别为3.46%、3.3%、4.93%、3.36%。我国仍需加大研发投入。从技术水平上看,尽管我国已经有了较大进步,但芯片制造、航空发动机、飞行控制系统、工业自控、工业设计软件等方面的技术仍然存在“卡脖子”问题。与此同时,新一轮技术革命兴起,人工智能、自动驾驶、量子计算、免疫治疗、生物制药等领域新兴技术带动了一批新兴产业发展。当前,我国在一些新兴技术领域的技术优势还不突出,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仍有可能扩大。未来要实现工业现代化目标,我国仍需在加快技术追赶、完善创新体系、加大基础研究及研发投入、以市场机制促进创新转化等方面持续发力。
(三)统筹发展和节能减排对制造业提出绿色发展要求
在能源资源约束和气候变化加剧背景下,我国工业面临的节能减排约束更为严格,这对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绿色要求。
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3年度报告》显示,2022 年我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51%。这反映出我国多年持续减排的行动已经取得一定效果。近年来,我国相继推出一系列政策, 对工业碳减排目标和行动作出部署。例如, 工信部2 0 2 1 年年底发布的《“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中提到, “十四五”期间的工业节能减排目标包括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13.5%。2022年7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共同印发的《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中,再次明确“十四五”期间碳减排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到2025年, 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会下降幅度,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
(四)工业发展的区域差距较大
受历史以及工业发展基础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工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从规模看,2021年工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最高的前七个省依次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福建、湖北(见图1)。由于各省经济发展阶段不同, 工业在地方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所不同。如图2所示,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其工业增加值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约35%;而在工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次之,但在能源格局中尤为重要的山西、陕西,工业增加值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在40%左右;而西藏等地工业增加值占比低于10%。由于工业结构不同和工业发展目标不同,各省在研发投入力度上的差异也很大。北京、上海的研发投入强度最高(分别为6.8%、4.4%), 天津、广东、浙江、江苏次之(均在3%以上),之后是安徽、山东、湖北、湖南(2.3%—2.6%),而西藏研发投入强度最低仅为0.33%。从工业企业利润看,各省实力也有所不同,但总体仍呈现东部省份较强、中部省份随后的格局(见图3)。
造成工业发展区域差距的原因不少,如地区劳动力和资源禀赋、历史形成的产业基础、市场机制完善度、营商环境、地区产业政策差异、基础设施情况、往期投资力度、当地消费力等。当然,国家的产业政策、区域分工和功能定位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还需重视工业区域差距问题,以免影响未来我国发展的包容性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工业现代化目标的对策建议
工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夯实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物质基础具有重要作用。笔者从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工业现代化目标的角度出发,提出以下相关政策建议。
(一)以创新引领工业结构升级
只有不断完善创新体系, 鼓励创新,才能通过更多的先进技术发展产业、发展经济。我国要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不被落下、保持竞争优势,并利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就必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完善产学研互动的创新体系,将创新成果应用于工业企业和产品开发,从而促进供给侧改革和工业结构升级。《创新型政府》一书中的观点认为,从美国等国家经验来看,政府在促进科技创新和转化应用之初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成为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可以成为知识经济的创造者。例如, 政府可以积极地制定高发展潜力技术领域战略,可以在科研最不确定阶段、私人部门(包括风险投资)认为风险太高不愿意投入时提供资助,寻求进一步开发,甚至监管技术商业化进程,并资助中小企业创新等。未来, 我国政府可以在制定科技战略、鼓励科技创新及应用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过去我国的一些科技政策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为我国信息产业、制药业、航天航空、高铁等领域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持。未来,仍需将科技政策、工业政策相结合,并将高等教育学科发展与科学研究方向相结合, 适当超前布局。鼓励私人部门在研发投资和风险投资中积极参与, 以政策激励创新联盟和企业(包括中小企业在内)创新。通过这些措施来完善我国的创新体系,为工业未来发展和竞争力重塑提供基础。
(二)以改革强动力,向开放寻机遇
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也是企业获得更多自主权、工业活力迸发的过程。改革开放后,随着财政、金融、物价、企业改革逐步推进,不仅国有企业逐渐获得更大经营自主权,而且涌现出一批民营企业,经营主体多元化、产品多样化等大幅活跃了市场。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渐进开放和21世纪初的“入世”,更使得我国通过吸引外资、发展外贸,获得了技术外溢、管理提升、更大的外部市场、外汇和资本积累,就业、劳动力素质也有所提升。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我国工业开始高速增长, 这不仅受益于改革开放后市场的灵活度提升,也受益于对外开放为我国带来的外向型发展机遇。
现阶段,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虽然我国面临的外部压力有所增加,但是仍然可以通过改革强动力,向开放求机遇。工业发展也是如此。完善市场机制(如反垄断、公平竞争、放宽市场准入等),可以使资源配置得以优化,消费者效用得以改善。价格改革可以使一些细分行业亏损现状得以改变,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有利于劳动者更好地分享经营成果。科研体制优化有利于激发更多创新。金融改革有利于减少金融抑制,使得科技金融更加发达,从而更有力地推动创新。而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利于改善我国工业和企业在新的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境遇,并更好地利用国外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和资金发展本国工业和经济,提高生产力水平,避免“闭门造车”。
(三)以绿色发展促转型,以推动区域工业协调发展促共同富裕
2 0 2 1 年工信部发布了《“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22年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在这些政策的指导下,未来,要继续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工业节能减碳、绿色制造、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对于重点行动中列出的重点行业(如钢铁、建材、石化)实行低碳技术改造的可给予政策激励,对于受影响较大的地区可以为其提供促进绿色发展方面的财政支持。鼓励碳市场发展、绿色金融发展、绿色产品认证和绿色评级等发展,通过优化市场机制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此外,未来,促进区域工业协调发展,需要在工业政策上给予欠发达地区一定倾斜, 例如在产业布局、支持部分产业的国内跨区域转移、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 在科技政策和教育政策方面支持先发地区持续发展,培育发展新动能,支持后发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参考文献略)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